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9-04-21

杭州市纪委出新规:专人监控“反腐帖”

杭州市纪委出新规:专人监控“反腐帖” CA,|}{I  
2009年04月21日 11:06:53  来源:浙江在线 3dJVwrSmF  
m{ak1N]  
0|>>urA  
网络论坛,曾被称为“口水”之地。随着网络的发展,这里,一次次成为曝光政府官员腐败、违纪行为的场所。 H$XVh[.7 c  
5[.O\eI5  
昨天(4月20日),记者从杭州市纪委监察局了解到,为能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网络曝光问题”,杭州市纪委监察局建立了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派专人浏览网络,监控网友对杭州各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等方面的举报信息。一旦发现,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即时发布信息回应。 ]l/Ad+Z   
lV_q U  
这一积极的措施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少见的。 Gy0{H !  
__ o2 nvf  
网络已成举报腐败有力平台 *JZYU}DB  
(0MrGGaGQ  
“网络论坛曝光、‘人肉搜索’,已成为举报领导作风、腐败的一个有力平台。”杭州市纪委监察局有关负责人称。 Bga_C2^q  
W#;# ^+ti  
省外的,如去年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株洲市粮食局局长何智等违纪行为被曝光;省内的,如温州鹿城区区委书记杨湘洪出逃到法国等,都是网友先在网络上举报,随后被有关部门盯上进行查处。 epd^2Z' M  
{OxN  
专人监控网络反腐信息 q=x@i\ql  
]4Z!lV;!xk  
为监控政府官员的不良行为,杭州市纪委监察局之前已设置了多种途径。如设立举报信箱、全国统一的举报热线12388等。 0FYAM&0_  
'hB)3C|:S  
这次,为确保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的运行,市纪委监察局不仅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日常还派专门的部门、人员,对网络上反映杭州市各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等方面的曝光信息进行监控。 }cko0im  
FxqewFY  
记者了解到,迄今为止,网络论坛中曝光的违纪行为,还没有涉及到杭州市政府官员。 fi9kf[g  
",FD|8w  
“主动对网络上的曝光信息进行了解、调查,可有效地处置网络监督信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上的被动。”这位负责人说。 G@vj<9}  
^rW.D-U  
调查期间不删帖不屏蔽 m1EL r  
+G wt.  
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一旦收集到相关信息,会报告给相应的领导,然后判断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确定是否启动快速反应机制。 Xfd"voxC  
VS+I9s>L  
如果需要启动,迅速成立事件监控小组、调查小组、新闻发布小组,并立即进行工作。 ^lb29"kjw  
- Kn;d.  
当调查有一定结果时,会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  JnQMEszd  
{H Fb?] K  
调查期间,纪委监察部门会随时关注网络上的最新情况,但对相关帖子不会随意删除或屏蔽。 *By*Mr;&  
DT"<WRCs  
-说法 jaW33a'?}  
DO)H[f/kM  
体现廉政的决心
xm0J~F84+  
C;P |  
“很好,这种做法是政府重视民意的表现。”听到这一做法,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很赞同。他说,政府部门主动请群众通过各种途径监督,体现了一种宽阔的胸怀、廉政的决心。 #2l=ZB N[  
{$QI+Ju  
他说,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群众发表呼声、传达民意的主要途径之一。去年开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开始重视这一快速、无界的传播途径。 CnKb` :f  
Fv7C5K8  
“杭州市有关部门能主动走到群众中,就是一种重视舆论监督的姿态。”姚先国说,如果发现违纪行为,查处的态度很明确,并且及时发布。如果证实是虚假信息,既可以还当事人一个清白,也可以及时制止虚假信息在社会上传播造成的不良影响。 ;H,$b:  
MCVJ6f  
“主动调查、核实,是政府部门对待群众意见应有的态度。”姚先国很肯定地说。 ahPW/  
HtNd<WP/L  
希望网民不要滥用网络 2 o9]_8`  
@O LPCN1  
肯定政府做法的同时,姚先国提醒网民不要滥用网络:“诸如‘狼来了’之类的虚假信息一多,可能造成政府行政成本的浪费、政府部门的效率损失,从而对网络举报失去信心。” jt*<iE07'  
 X&(V^7Lz  
另外,网民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还是应当走正常的举报途径,“如果一定要通过网络传播,就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帮助政府部门遏制腐败,而不是将网络作为诽谤、攻击他人的场所。” +F{r`OTex  
@#1 !  
“对于这样的人,政府部门应当按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制裁。从而保证政府重视网络,网民不利用网络造谣滋事的氛围。”姚先国说。 $lGHg  
-!,D%*FPh1  
-相关 qI7#*8um  
#;[W4nRh  
利用网络诽谤他人最高可罚5万元
lj7yU&  
Rm$&1  
  V.{jjf5x*#  
 《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草案中提到,利用网络“鼓动公众恶意评论他人、公开发布他人隐私或者通过暗示、影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杭州市公安部门可以对其警告并对单位处以最高5万元、个人最高5000元的罚款。 ]( /VW 'w  
l"+N+ ;QN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 |  浏览(6733) |  收藏
一共有 1 条评论
zy6983 2009-04-21 12:28 Says:
网络已成举报腐败有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