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布钓鱼岛天气预报和海洋环境预报是宣示主权也是履行职责 AY&{I1
^!7xrk[u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徐松 王芯蕊 刘学)从9月11日开始,钓鱼岛及附近海域的自然界风云变幻、潮起潮涌将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 1.6&0]@&
J
$5~CfS
9月11日起,中央电视台在中午1时57分播发钓鱼岛附近海域海洋环境预报,在晚上7时30分黄金时段“新闻联播”后播发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天气预报。气象和海洋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宣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后宣示主权的又一举动,同时也是履行职责的表现。 <:O.GS#
Pp&p&T#zn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附近海域也是中国的传统海疆,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s~dl\
#CIzs6pX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强调,发布钓鱼岛和附近海域天气预报是履行部门职责。 :"67f,~
t
X$c8(>v
他说,中国气象局从职责上讲承担着管理国家的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的气象情报预报预警的责任。开展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气象预报服务实际上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因为这是我们的固有领土。中央气象台、上海及福建等海洋气象台一直以来都是把钓鱼岛的气象服务作为职责范围,为大陆及台湾的渔民提供着气象的预报预警服务。 5]#IcIY 6
wWEX6}
“在国际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根据责任海域的划分,赋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开展预报、预警和海上船舶航行搜救服务的责任区,而且这项职责任务已经被列在世界气象组织海洋气象服务手册中。”陈振林说。 "{$sSm|
:|<VJx!
作为常态化预报的重要标志,中国气象局从9月11日开始,通过中央气象台把钓鱼岛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的预报,作为国内一个城市预报。“这样的话,每天分4个时段,精细化发布。上午和下午,上半夜和下半夜,每6个小时一报。”陈振林说。 5*7:,%
#
)h=4vAB=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同样表示,这是中国在管辖海域内履职所必须。“今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这个条例讲得非常清楚,只要是我们国家的管辖海域,都要开展海洋的观测预报。”他说。 4p3Is0 GN'
Nrwz]4b]
他表示,钓鱼岛和周边海域也是我国一个传统渔场,有很多渔民在此进行生产活动。发布海洋环境预报,也是为保障渔民的生产安全。此外,我国商船进行的商业运输等活动,我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附近的巡航活动,也可以得到及时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 M<W,m+
WPQ$RC|v
为保证准确、及时的发布,两个部门在技术上都有了完备的方案。 N<P"E4eyI
|/FMP~%1Z
陈振林介绍,从观测角度讲,中国气象局现在有7颗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在天上运行,通过这7颗卫星,可以获得钓鱼岛海域每15分钟的精确气象卫星云图,这种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根据卫星监测的情况,又能反演这个地方的气温、降雨量、海雾及海上大风等实况,这绝对是能够满足预报服务需求的。”他说。 r_K xk0
`<Nja<-'0+
据他介绍,台湾及中国大陆的一些气象观测站,也都能够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实况资料及时收集到。另外还有指明海域航行的船舶,这些船舶也在做观测工作。 4'So}x(s
5*x
^E)
他说,从“预测”角度说,中国气象局拥有全球的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模式,包括相关省份的海洋气象台都有更加精细化的区域预报模式,结合预报员对观测资料和天气形势的分析,就能够做出从6小时一直延续到未来7天的精细化预报。 TB
7hj@?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