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章


2016-07-18

城市光明的“地下守护者”

城市光明的“地下守护者” FQIxG#K}  
——国网烟台市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电缆班纪实 Pqz6@  
\b`}elk!  
  29岁的王冠宇,是国网烟台市供电公司的一名电缆运检工。6月23日,王冠宇与同事一起来到莱山区南山世纪华府小区附近的隧道井,开展电缆隧道隐患专项排查工作。 JM0<0^I G  
",-XFnj(  
  巡检车上,王冠宇习惯性地清点着装备,除了手电、红外测温仪等常规的监测仪器外,还备着几个氧气瓶、防毒面具以及防水服。王冠宇说,电缆隧道常年阴暗封闭,空气流通不畅,不排除存有有毒有害气体,所以巡检人员一般都会携带小的氧气瓶和防毒面具,防止发生意外。 e?@\esF:s  
>qS]'U9Ql  
  抵达110千伏初家站至110千伏世贸站电缆隧道后,王冠宇和同事打开隧道井门,用四合一气体监测仪测试了一下井内环境,确定安全后,沿着梯子下井。还未到井底,王冠宇发现隧道井内有积水,用竹竿一测,积水80厘米左右,立即更换了防水服。王冠宇说,夏天,雨水较多,积水也多,如果积水太深的话,还要先排水,才能下井巡视。 1g ad~pjm[  
x+!\Td  
  王冠宇一行三人换完防水服后,小心翼翼地下到井底,开始巡视。  JGo|r  
HO[a,GRWv  
  “井外温度21℃,隧道内有30多度,要高出10多度,而且隧道内湿度比较大。”王冠宇说。由于隧道有水,给行走造成一定的难度,加上防水服、巡视装备等,王冠宇全身已被汗水浸湿,常规巡视需要二十几分钟,这次却足足用了近一个小时。 !'*5  
n`$h U}UJ  
  “电缆隧道巡视条件差,必须仔细检查,绝不能放过任何细小的缺陷隐患苗头。”王冠宇说,每次都要认真检查隧道内是否存在支架、接地扁铁缺失、锈蚀、脱焊,以及防火、封堵、积水情况,重点查看电缆外护层有无破损、铭牌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测试电缆中间头温度和利用超声波局放测试仪在线监测。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记录统计建立隐患台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缺陷。 $5D=tKT  
) ,2IXC  
  在隧道井内一小会儿,细心的王冠宇发现一条35千伏线路电缆绝缘层破皮,一旦受潮、浸水,很容易造成故障。王冠宇便拿起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将安全隐患地点详细记录下来,等待安排人员进行处置。 A|%w+^  
~[hyQM/  
  “记得有一次,烟台刚下过暴雨,雨水全部倒灌进电缆隧道,由于检修任务紧急,我们来不及将水完全排完,只能穿着防水服走在一米深的积水中。大家都是摸索着往前走,我当时还拿着设备,脚底一滑,就摔在了又脏又臭的污水里,还险些撞在墙上伸出的钢架上。”王冠宇边走边讲述着以前的事。 6[]rHtF+%  
*m1ND}   
  这次意外让王冠宇记忆犹新,每次下到电缆井,心里还是会忐忑不安。“每次下井都是一次挑战,不亲身经历,你就体会不到这种艰辛。”王冠宇说。 NM1 <+9  
( Sp-~b  
  烟台市1690余公里的电缆线路承担着全市一百多万人口的供电,这其中有一多半都采用电缆隧道或电缆沟的方式敷设。该公司配电运检室电缆班的10名成员除了负责35千伏及以上输电电缆的巡检工作、10千伏电缆的故障定位与试验工作,还担负着电缆敷设通道的综合治理等工作。狭窄黑暗的通道,潮湿脏污的环境、密布穿行的电缆,也就成了电缆班数年如一日般坚守的工作阵地…… T k9=%W1  
SC?x)}?  
  XKP! *&  
  □ 本报通讯员 迟荣民 马学利      本报记者 左丰岐 Ah0vbr}ne  
信息来源: 大众日报 2016年7月5日 9版 {3B\ Q  
ZK1JZ9r  
>5CA7M6Y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4307)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