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写作技法 WSL&>A%
{&FX
{&EzK?<=
mzB@ RK.I
从现在开始步入律诗的写作。我们曾经讲过,律诗首先要写好中间的对仗联。一直困扰大家的就是这个问题吧,那么律诗的中间四联该如何写? a l=F8|
dvsdWNz
我们把律诗第一联叫起联,第二联叫承联,第三联叫转联,第四联叫结联。那么写好承转是律诗写好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就先来讲下,律诗的承转联该如何写。 -*,.Pq!E
YJJ8
$(1)5
我记的给大家讲绝句的时候,曾说过,诗根据内容来说,一般有四种表现方式,分别是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由这四种表现方式组成绝句的16种常见布局,那么我们律诗的中间四句,也多是由这四个部分组成。 (9'u
bL9oYZ,M
其实律诗的中间四句,无外乎两种组合,一种是情(议)景,一种是叙(景)议。我们来看下今天要讲解的主题一 情景组合的承转句。我们来看下几个例子: Bs19d33
Cc> j%$_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qeV~\caJL@
O+#izEM^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K8`sxkd
O7Hq#{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bH#g,q,5
aBwW|6o@
3[&8_9M
V
u`II7Ua.
【诗 意】 4cAm|xW)
A."qn^mX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KvSgpmjw~
Ly+P9B*c\o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t>i)
GL
0w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D=&tb/W0
n`zb!s}Yi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欣赏的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sU~
&d0o
%`
Pst
+Fe~v
MR<<N7x$s
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rR}\EN6$U2
H=iFcH<wu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mOFh-
6L$!26C}$P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w=$Qa|
3 p8-.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G\ %Mc6
6?7`*B5~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E!U|6l
6'O|X[b1X
1+B[x]R
[JLF+,i
我们只看下中间的两联, -2pEh%
Mp_|B ;
行经华阴 崔颢 glTu= Jh
X@i VW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MZ!5Pai
}Tf>l3k,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J `xz$}
I'D&MJ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KDeUzx`z
$P]]d{Tut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lTb<:3p
,*[QJn@}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承转第一种表现手法 承转全是在写景。 +pj#j610
j
S$Q\<L"N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pC T|
/SeLu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0B&g4'^q=t
#w@t5;n
这两句是白诗中的承转联,也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从耳中听到的,然后写到眼中看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正好串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1W y(uW
.&7:MCq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tVN?D18Fc
M$~<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K
ZA|'H
H%E{e=u6U"
这是李白诗中的承转联,承联写出了历史的沧桑,转联写出了山河的壮丽。用现在的话说,定格成了一副壮阔的画面。 [eqVd8!e
<vVU|u6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2{ZBv
VZR%BXL\Hj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7OFzGT*%
#|?:m
这个是崔颢的诗中承转联,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这是写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的形胜。这个景物描写的顺序,是由全景远景,写到近景的细节描写。 e^!F4:t
>-1.)[
讲到这里,我们要回过头来,想下我们讲绝句的时候,讲过全篇都是写景的绝句有三个要点,写景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顺序,还有景物的画面完整性。讲到这里,估计大家有点晕晕的吧。我们再来介绍下,律诗四联。第一联叫起联,可以因事,因景或者直接破题写来,第二联,叫承联,主要是承接第一联。第三联叫转联,可以转入主题情感的抒发,也可以继续由第二联细致描写。第四联,结尾。 Pmi!cU5nte
m"4N<""
我们李白的诗简单的讲下: ms`8B<QK
Vv7Po
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Ilv@(D1*}
Ko=N_<WX5\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9,p<6!WSJ
GSd""fJT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8J 8t.4i}
Vq6], 'oN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Y&1n8
b~1`k
Y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Wv;ab@D9
O&qRx,Dt0
第一联,直接写登凤凰台,第二联,承接,写出了凤凰台近处的景物,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第三联,描写了一个远景。第四联收尾,抒发了登台所产生的情感。简单的介绍,不做细致赏析。 'W1I!j##|
b[qZ`.9S
我们来归纳下:律诗中间两联都在写景的一种表现手法--移步换景这个是说,景物的描写根据眼中看到的景物去描写。 ~rnv]
2
K%!rcLh'
要点: iNW;
,t,0
N_VoI-h@}
1、景物构成一副完成的图画,重点突出。动静结合。 T.2BHz(V
}?$$+a
2、景物的描写顺序有致,不能杂乱无章。 iC/78GmA(
bEsg^eFKvV
3、虽是在写景,要把作者的情感藏在里面,这样的景物描写的诗句才有生命力。 pIz\+ Lv
UeV 5j#Nk/
这三点要记住。 sGX;$
wm
>{'#
我们再来看下两个例诗: cxB:EeI
0 /"=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WTs\w]X
/1#>a 5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R>7^ix<
bW]{
"Oz9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RIMKevBuJ
ap&'<21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3 m(Zj
9imn<-
/{YK":n6&
w-^%,Bcx!S
这个是红楼梦香菱咏月的,我们多次举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吧。 's3{v
3r+mh U}J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l#<7+OZ]
Tu{<q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H,mu?cRc
shSC:|
Eit
这个景物描写,由地上写到天上,由千里之外,写到身边。景物的描写是根据心中所想的顺序,也就是说是跟着思绪的起伏而写,我们再来看下,温庭筠的作品。 tlk} i~
q*2j'_^ga
《苏武庙》作者:温庭筠 J=ht!Z*R
W LRWa'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xV5/2M#
gHczG~dO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H4c_%
x7$R( H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YAumUj@bD
j ZQ _Mb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0U&u |